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追求性格上的PB,用微小的改變讓周圍感受到你的善意

(圖片來源:http://www.comebackmomma.com)


「但是老師,我不知道怎麼改,我已經試過了……」


才剛訓完他一頓,這位小男生試著要告訴我他的想法,可是才說一句話就難過得掉下淚來。


他是個容易過於高張、不善隱藏情緒的人。有時候急於表達意見,讓人覺得他過於高調,偶爾考出比較好的成績,就會因為相當滿意自己的表現,而表現出令人覺得囂張的姿態。


所以班上有好幾個男生因此跟他相處不來(俗稱看他昧爽),累績了好久的負面情緒後就發生了衝突。事情發生後,當然是要找兩造人馬來了解原因的。只是站在這個小男生這邊的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對方卻一次來了好幾個,分開他們一一進行詢問的結果,就是因為他的過度張揚而導致衝突擴大、無可收拾的。


「合則來,不合則去。」本來每個人就很難跟團體中的所有人都保持良好的關係,面對個性不和的人,敬而遠之、相敬如賓也就是了,所以,讓他們都知道就算是吵架,也應該避免做哪些事、哪些動作之後,互相道歉之後這件事就算是告一段落。


請另一方的同學先離開後,我對這個小男生再次耳提面命,希望他日後在每次發言之前多思考幾秒再開口,希望他能時時保持謙遜。沒想到的是,我才剛說完,他的回應是這樣的。他邊哭邊告訴我,原來小學的老師早就交代過他了,他也曾經嘗試要改,但是怎麼改都改不掉,他其實很挫折、他說老師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對…


我請他坐下來後,用這樣的角度分析這件事:


我一直相信所有的事情都存在著中間的地帶,不會永遠非黑即白。做事的時候絕對不要一直追求極端,在極大部份的灰色地帶,才是首先要努力進入的。在踏入灰色地帶之後,繼續做嘗試、繼續做探索,逐漸在之中追求進步,才是比較務實的方式。


對於他嘗試改變自己的個性來說,同樣也不要要求自己馬上就要徹底改頭換面。只要有做過努力,只要有一點點的改變,其實周圍的人就能馬上感受到你的善意,而良好的氛圍,也就是從這些微的部份開始改變起的。


同學們也許早就習慣你這個樣子了,如果明天開始你馬上變成一個沉默寡言、默默無聲的人,不只他們會用奇怪的眼光看你,我相信你自己也撐不了太久就會放棄。
不去追求最好,而是逐步地讓自己一步一步更好,你也許不會是最成熟懂事的那一個,但是你可以期許自己是一直在進步的那一個。


就像我每參加完一場馬拉松賽事,回到學校跟班上學生提起,他們總愛問:「老師你跑第幾名?」在學生的眼中,沒有拿到前三名大概都算失敗吧,如果告訴他們老師這次跑的是第一、兩百名,一定會遭來一陣白眼。


所以我會換個方式跟學生說,一位馬拉松跑者衡量一次比賽結果的好壞,會去看名次的PR值(也就是平均下來在每一百人中可以贏過幾個人),用PR 80、PR 90或PR 99來看待這次比賽的成績。還有,跑者在不同場次、距離相同的賽事,會把曾經跑出來的最快記錄稱為PB(personal best)。每一次下場就是跟自己記綠的一場挑戰,只要能突破以前的最速完賽時間(俗稱破PB),就是一次成功的表現。


一場路跑賽事動輒數千人參加,除非是少數的精英選手,否則大部份的人只能在過程之中,追求PR或PB的突破。身為一個馬拉松跑者,我何嘗也不是一直在期許自己能一直有所突破,雖然成為第一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追求在頂尖之前先踏上那段灰色時期的前端,才是實在的過程。微小的進步,背後代表的也許是數不盡的汗水、說不清的努力。但就是因為進步可能只是微小的,才更代表它的可貴。


聽完我的鼓勵,小男生說他懂了,他會回去試試看。破涕為笑的他跟我討了張衛生紙,擦掉流得亂七八糟的鼻涕之後,說完謝謝老師就回去上課了。

我期待著他的努力,希望他能勇敢堅持追求,突破他性格上的PB,用微小的改變讓周圍感受到他的善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