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2-4 縱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的間歇訓練

(已死…)

除了輕鬆愉快還能一邊唱歌聊天的有氧跑之外,有時候跑完步,我會呈現這樣子的狀態。


我家牆壁上一直貼著這個用正楷書寫的座右銘:

「沒有人家快,也要比人家帥。」

每天當我被自己帥醒的時候,我都會認真的再默念個三次以上,虔誠地。但就是在某些跑步訓練的時刻,我實在沒辦法控制自己臉部的扭曲,那個表情、那個樣子要是我在旁邊看也會不忍卒賭。

那非常適合中高階跑者拿來搞死自己的訓練法,主要是針對提升速度表現的*。以下為你做點說明,在開始嘗試練這些東西之前,請你確定已經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它們分別是:

很想踢死想出這個方法的人 之 T配速

唉唷喂呀我好像快壞掉了 之 I配速

啊啊啊啊我好像還能跑更快 之 R配速




【一、很想踢死想出這個方法的人 之 T配速】

乳酸閾(ㄩˋ)值,lactate threshold(簡寫為LT),在專業的運動研究中指的是「乳酸在血液中累積的水平。當乳酸產生的速度快過代謝速度,乳酸就開始累積在肌肉裡。」

咳咳,簡單一點說,一個跑步的人如果正跑在要爆掉不爆掉的那個臨界點,那他就正是處於他的閾值極限狀態之中,只要再跑快一點就會屎掉、但是再跑慢一點又覺得還好耶沒事的喔。

大多數長跑的跑者會想要有快一點的速度,而且還想要可以維持久一點的能力。如果你可以有比較好的這種速耐力,在已經覺得有點疲勞的賽事後半段,就能撐得更久一點,配速不會突然一口氣整個慢下來,然後疲勞一發不可收拾地爆炸,讓你只能比原本最慢還更慢的速度拖回終點。

所以啦,目的是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就稱為T配速跑,我也喜歡稱它為「天頗亂」(節奏跑 Tempo Run)

用身體感受的方式來看,T配速跑大約是覺得天啊怎麼這麼累但是可以持續跑20到30分鐘的那種程度。也就是說,如果你只跑10分鐘就沒力了,代表你跑得太快。相反的如果你連續跑了一個小時還笑得出來,代表你跑太慢了,請再加油一點謝謝。

還記得前面提過的心跳區間吧?進行T配速跑的時候,你的心跳數大約要落在最大心率的89%到92%之間,如果你擁有心跳監測裝置的話,一邊對照著一邊跑(然後一邊吐)當然是最準確的。

如果你的T配速跑的配速大約是5分/km程度的話,你大概可以抓個5公里的長度當做一個回合,跑完以後休息個一分鐘(5 : 1的概念),然後再用這樣的負荷跑一次,不要跑太多,一開始跑2個回合,慢慢增加到4個回合,不嫌噁心的話6回合也是很好的唷。

最近台灣也流行著「市民跑者測5000」這樣的活動,以我個人跑過幾次的經驗而言,沒有一次是開開心心完全沒事的回來,喘氣的聲音比牛還要大聲…

(「最強市民飆5K活動,圖片來自https://udn.com/news/story/7879/4234473


5公里的T配速真的是個很辛苦,我一定要不厭其煩地跟你說,就算是跑場的前輩常說的:「5K跑得好,全馬沒煩惱。」我還是想說,天頗亂真的很噁心,真的…

喔,還有另一種T配速的操作方法,用剛剛說到的配速,每回合只跑3到5分鐘,跑多久就休息多久。你得要練續跑好幾個回合,總距離加起來大概會落在5到10公里之間。

很奇怪,明明中間有給你休息時間喔,但是每次要起動的時候,一次比一次還厭世怎麼會拿麼累啦?

【二、唉唷喂呀我好像快壞掉了 之 I配速】

有一個數值,其實認真要檢測的話是很麻煩的,稱為最大攝氧量(VO2max)。這個值越高的話,代表這個人在空氣中可以攝入的氧氣量越多,也就能跑出越快的速度。

有些GPS運動手錶會利用事先設定的公式,根據你跑步記錄中的配速與心率變化去做換算,然後給出一個估計值。從數學的觀點看,可以對照出「配速快、心率低、最大攝氧量高」的結論。

雖然估計值不能視為真正準確的數字,但是以長期的角度來看,只要它慢慢有在成長,就代表你的跑步程度算是有在增加了。

進行I配速跑的每分鐘心跳數,會落在最大心率的97%到100%中間。是的,先別急著揉眼睛還是挖鼻孔,你沒看錯。還記得最大心率的檢測法嗎?把自己逼到最大心率的邊緣,就是要逼著自已在快要死掉的狀態,也就是I配速跑的精髓所在。

一般人能夠維持以I配速進行跑步的時間,大約只能維持3到5分鐘。假設你第一回合的I配速跑了4分鐘,那就讓你休息4分鐘,然後再一次…是的,既然有一回合,當然就要有第二、第三回合…

一般給的建議是I配速跑訓練的總里程不要超過10公里(或是不要超過10個回合),但是至少應該也要進行4回合以上,才有那種「刺激最大攝氧量」成長的效果。也就是說,你要有那種

「縱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戀」

的心情來看待每一回合的過程,好好擁抱那個既心動(因為很喘心跳很快)又心酸(怎麼還有5回合)的感覺,跟戀愛其實有點像,真的。

(從跑步、游泳、騎腳踏車一直到肌力鍛練,都有類似概念的「間歇訓練」可以做,做起來都一樣的累)


【三、啊啊啊啊我好像還能跑更快 之 R配速】

最後來談談R配速訓練法,我個人覺得沒有上面那兩種那麼恐怖,最噁心的已經過了,真的。

這種練習主要可以提升你跑步的效率和速度

有些人花了太多的時間在輕鬆跑,雖然有氧耐力培養得不錯了,但是他的肌肉已經長時間習慣低強度的運動模式,在比賽場上只要提高配速下去跑,很快地肌肉就會無法適應這種強度而罷工,當然也就跑不下去了。

執行R配速訓練,建議你不要看心率了,用你可以跑出的最快速度前進吧!每個回合不要超過2分鐘,如果是在400公尺的操場進行的話,可以跑個一圈方便記錄跟操作。

每跑完一回合,當然也是要休息的。休息時間會比跑I配速還要長,大約是這一回合跑步時間的2到3倍。也就是說跑2分鐘的話,就休息4到6分鐘。

每次的訓練最少跑5回合,最多不要超過20回合。(其實我自己是不敢嘗試跑20次啦,到底有沒有這麼喜歡跑間歇啊)

最重要的是「速度感」的維持。如果這一回合休息時間到以後,你沒有信心再跑出跟剛剛一樣快的速度,允許自己再多休息一下下是OK的。但是也不能休到整個身體都冷掉,或是先回家吃個飯再來,這樣也太久了一點。

另外,「快步跑(Stride,簡寫成ST)也可以歸類在R配速訓練的範疇。

今天你的計劃是輕鬆跑,跑到了設定好的里程後,再用比平常更快的步頻衝刺個10到20秒,中間短暫休息之後再來一次(時間不限,因為只跑了短短的時間,所以休息也短短的就好),總共跑個6到8回合

其實兩種方法的用意是一樣的,因為肌肉需要刺激,有刺激才能適應更快速度的負荷。

(足球的盤球快速前進,就是很好的快步跑示範)


【最後補充一個我個人喜歡的間歇訓練法,他叫做亞索800*】

全程馬拉松的跑者如果有想要達成的完賽時間,會搭配這種練習法進行訓練。步驟大概是這樣的:

1. 先訂出「合理」的全馬目標時間,比如說3個小時30分。(所謂的合理就是不要訂出一個一輩子不可能達成的時間,像是全馬低於2小時之類的)

2. 每一回合用3分30秒的時間跑完800公尺(換算成pace是4分22秒/km),然後休息3分30秒,或是慢慢再跑個400公尺。

3. 第一次跑亞索800的話,以能夠跑完4個回合為目標。下個禮拜再來一次,試著跑5個回合,以此淚推。(沒有寫錯字)

4. 傳說中,如果在全馬比賽的前兩週,你能夠以這種配速跑完10個回合,那你就有了全馬跑3小時30分的能力惹。

個人覺得,跑亞索800的痛苦大概介於腳痠痠的T配速跟喘不過氣的I配速之間,是個比較適合一般跑者的間歇訓練法。如果你有興趣試試,也可以把它加入你的訓練計畫中,很好玩的,真心不騙!

(照這種訓練的速度,我的全馬成績應該要逼近3個小時整的啊,為什麼現在還沒有……)


註一:以下各種配速區間的訓練,主要參考於Daniels' Running Fomula,丹尼爾的科學化訓練法。

註二:來自於Bart Yasso的訓練法亞索800(Yasso 800s),一開始由著名雜誌Runner's World的編輯Amby Burfoot所分享,後來引起廣泛討論,也衍生出細節各自不同的其他微調訓練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