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4-5 以恆毅力持有跑者之心,以跑者之心看待恆毅力(END)

藉由這本書分享給你的跑步故事、訓練方法與理念,也是讓我對這段生命歷程有整理與回顧的機會。

當我因為健康因素不得不減重,為了減重而必需運動。在選擇了跑步做為主要的項目之後,我在臉書上昭告天下眾生好友。

由於全世界都知道我要做這件事,我就有無法輕易說要放棄的理由,醬子有點丟臉,不好。

但是對於一個超重的胖子來說,一跑就是數不盡的痛苦與折磨。

為了堅持,我決定報名路跑比賽,而且還給自己加上壓力。不只要參加,還訂了完賽的成績標準。不只要跑完,我還希望成績還不錯。為了成績還不錯,所以平常就要更努力練習。

日後我從半程馬拉松進階到全程馬拉松、超級馬拉松以及鐵人比賽,我都是用同樣的理由與方式來要求自己的。

在嚴格的訓練之下,我逐漸脫胎換骨,從一個超級小弱弱變成小弱弱,發現自己的成績排名越來越前面,也發現就算是平時的跑速,也好像可以比別人還要再快上一些了。

有一天,剛剛完成一場馬拉松賽,身體好疲勞、腳又好痠,所以只能慢慢跑而已。有位朋友看見了記錄出來的數據,這樣回應我:

「你的緩和跑是我的全力跑,這是天份,學不來的!」

其實,從小我就不是一個運動健將,就算只是想進步個一點點,都只能試著用時間去換取空間。

有無數個日子,不管是刮風或是下雨我還是拎著包包到操場報到。也有無數個日子,低著頭快要喘不過氣的我,邊跑邊倒數著里程,一個人默默地出發、然後再默默地回家。這些過程都不是從數據裡面可以看得見的。

我沒有跑步的天份,但是至少我可以比人家多努力一些。因為我曾經付出的努力,所以對於進步,我心安理得。

曾經有太多人問過我,為什麼不讓自己輕鬆健康地跑步就好,為什麼總是要在比賽時拼盡全力,回來以後讓自己不舒服甚至有幾次還差點出現健康問題甚至生命威脅?為什麼放假明明就是好好耍廢休息的時候,卻還是要在天沒亮起的時候就出門訓練?更不用外頭的天氣真的糟透了,堅持出去的理由只是「因為今天有課表」?

因為在我心裡面還有著想要實現的一個價值,因為我還有熱情與執著,所以我才有這種力量去守護著它。

我也知道不能躁進,所以我先為自己建立了幾個目標,一個一個去完成、逐步堆疊得到的成果,直到到達了我設定了好久的頂層目標。

先從參加並完成十場、二十場、三十場…馬拉松賽開始,這個只要有錢可以交報名費然後假日有時間就可以做到。

然後我要比賽成績可以更好,從全馬四小時內完成一直到三小時四十五分、三個半小時,每一年給自己一個目標去突破。希望最自己終有一日可以站上頒獎台,拿到年齡分組獎盃、總排名獎盃回來擺著,看了就會覺得很爽。

這些事情都達到了,然後呢?我思考的是,堆疊出這些成果後,還有什麼樣的東西在等著我。那是在我必須先擁有足夠的能力,才有辦法去做到的事。

過了很久我才明白,原來那個頂層的目標是要我把因為跑步而得到的收穫,不只是分享給別人,甚至還可以進而影響另一個人的生命。

因為我的減重故事,有更多人願意也來試著跑看看,改善了健康、也成為下一個跑者。因為他們知道連我都能完成的挑戰,沒有理由他們不行,於是在馬場上、在一日雙塔的路上、在訓練場上,從此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也開始嘗試以協助的角色站上跑道,帶著其他的跑友進行訓練,讓他們能夠更進步,後來各自也都得到了非常厲害的成績。不求任何回報,做個沉默的後勤部隊,心裡很滿足,這樣就夠了。

最重要的,後來我把目標鎖定在我的職場,我最想幫助的,還是與我結緣的、那些班上的孩子們。

做教育不只是教他們把學科念好,身為一個導師,我想陪著他們一邊學習、一邊成長、然後一邊體驗生命的價值與美好呢。

所以,我用最為拿手的跑步為媒介,以幫助孩子們培養恆毅力為我的頂層目標。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互相都得到了很大的收穫,說是我幫助他們,其實他們也同樣幫助了我,我們共同創造了難得的經驗,也讓我們得以用力地肯定自己的價值。

恆毅力(Grit)這個詞,來自於安斯拉•達克沃斯的著作。按照書裡的解釋,跟一般所認知的毅力、努力或是挫折容忍力並不相同,那是一個「熱情與堅持不懈的力量(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跑步,就是增加恆毅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1. 因為恆毅力是可以後天養成的

恆毅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也無法透過遺傳從父母親身上得到,它只能夠透過後天養成。(那明天不行嗎?大後天呢?好啦這個不好笑…)

我的孩子們在跑步的表現上,並沒有任何天生的體能優勢,就像我一樣。唯一進步的方法,就是每次都要咬牙切齒地吃下眼前那個看起來有點噁心的課表而已。

跑了幾年以後,他們的學業成績也仍然不是特別優良的,上課的時候也不敢說是特別乖巧的。但是他們總是可以被其他的老師稱讚,面對被指定的各種任務時,表現出來的態度特別堅忍、特別不輕易放棄。而且他們不會輕易抱怨,是群樂觀又正向的孩子。

聽到這些話,比任何的肯定都還令我珍惜與重視。

2. 因為恆毅力可以協助他們找尋熱情、創造卓越

當我在孩子們的面前發下豪語,說這個班不只是要跑步,還要跑比賽,沒有站上全國的舞台我們決不善罷干休。都還來不及確認過我的眼神,他們臉上就直接露出「你是在開玩笑吧」的驚訝表情。

只要是訓練,就是辛苦而且難以忍受的。他們會私下抱怨,完全不像導師,對於那個比賽充滿著滿滿的熱烈期望。

一直到真的比了賽,然後落賽之後,他們終於嘗到了不甘心的感覺。

總算是在他們心中點燃了不願服輸的情緒。因為自己有了要捲土重來的想法,我就不需要再一直精神喊話了,就算訓練一樣辛苦而且更辛苦,他們也願意咬牙忍受。

訓練變成我們的日常,比賽則是我們共同的卓越目標,因為有了真的好想要達成的熱情,所以我們堅持且樂此不疲。

3. 因為「天份 x 努力 = 技能,技能 x 努力 = 成就」

不可否認的,還是會有些同學因為身體發育的進度比較快,在體能上的表現也明顯地比其他人還要好。

透過有系統的訓練,他們可以把原有的天份變成一種技能,利用這個技能就能夠在率先進入班上正選選手的位置。

只是有了這個技能只能保證成為班上的領先群,看看其他學校派出來的隊伍,有哪個選手沒有這個技能,身體素質好的人在這個時候根本俯拾即是。

大隊接力的比賽,每個人只跑短短的100公尺,勝負之分可能只在短短的一秒之間。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在訓練上,也只為了讓自己進步那短短的一瞬時間,看起來有夠不符合經濟效益的。

但是反過來看,這些選手哪個不是拼了命在練習,只要再比他們多一點的努力,就能取得勝利,將自己擁有的技能昇華為成就。

4. 因為恆毅力可以協助他們,找尋造福他人的意念

明明接力是一個團隊的運動,這些孩子一開始的合作氛氛卻相當的差。

如果這次的表現不佳,他們會互相責怪,不只沒辦法諒解表現失常的同學,甚至還造成男生女之間的對立。

也是需要時間的,他們慢慢地才發現,除了可以真正下場比賽的正選選手,候補選手、甚至是連候補都無法排上的同學們,每個人在這個團隊中都有他該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無論是隨時做好準備,頂替臨時有狀況的正選選手上場,還是協助其他的庶務讓選手們可以心無旁驁地準備比賽,每個人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讓團隊能夠更好而已。

如果今天做的是長距離的耐力練習,那些跑得比較快的選手不再會只顧著自己一直往前衝,而是主動地跑在同學前頭,成為小小配速員,讓後頭的人可以專心地跟著步伐,在不知不覺之下就把課表吃下來了。

候補的選手們,自動集合成一路縱隊,一邊跑著一邊互相打氣,一起許下總有一天我們要一起升上正選選手的願望。

那天不小心受傷或是身體不舒服的同學,也不會坐在旁邊無所事事,他們自願拿著碼錶幫跑道上的人計圈計時,協助我登記他們的成績表現。

比賽來臨的時候,所有的雜務由沒有安排上場的同學一手包辦,正選選手連提個包包都會被提醒:「別浪費力氣在這個上面,我來就好!」

我看見了這些孩子們為了造福他人所做的各種努力,那個訓練風景也就讓人覺得越來越美麗了。

如果你也想透過跑步訓練或是任何你設定好的項目,來培養孩子的恆毅力你可以這樣做。

1. 告訴孩子,追隨夢想只是空話

夢想這兩個字其實是容易被濫用的。

有些人對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把它歸類成一種夢想。而且他們其實並不願意努力地去實現它,最後就從幻想而變成了妄想。

參加比賽、獲得冠軍、進軍全國這些事,對我們來說就是個可能是夢想,一不小心就變成妄想的東西。

所以我都會不斷用各種方式提醒孩子:

我們都沒有天生就比人家好的體能條件,想要贏,唯一的方式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光是放在腦子裡面想還不夠,想要追隨夢想,首先請拿出配得上的努力來。

2. 透過互動來激發興趣

跑步真的很無聊,可以選擇的話,哪個小男生想要在那裡傻傻的繞圈,在籃球場上帥氣過人、絕妙進籃,不只有趣而且還更能快速吸引別人的目光不是很好嗎。

在團隊訓練的過程中,多安排孩子之間的互動機會,增加一些合作性質的練習。像是分隊伍做400公尺接力小競賽、折返跑接力或是趣味的體能性遊戲等等。

然後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高高在上在那裡發號施令,有空就多跟孩子聊聊天,互相激勵加油打氣也好,聊聊訓練過程的甘苦更棒,讓跑得更好這件事變成是我們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標。

從成為習慣開始,漸漸地我們就能聽見孩子這樣說了:

「我覺得跑步很好玩!」

「幾天沒跑步了,感覺好不舒服喔!」

「沒事的時候,去跑個幾圈操場還蠻不錯的!」

3. 做刻意的練習

刻意的練習就是有明確目標的練習。

我們的訓練絕對不會有「今天隨便跑個幾圈就算了吧」這種內容。

就算只是慢速有氧跑,也有必須完成的圈數限制,也不可以當成今天只是來散步。

如果安排的是分組帶隊跑,一定會規定平均每圈操場的完成秒數。

跑間歇除了一定要跑滿幾個回合之外,每次中間只能休息幾秒數更是嚴格規定以及執行。

每一樣的訓練課表都有各自高低不同的難度。設立一個規定,不要太難卻要有點挑戰性,讓他們習慣每次都有要求,都要堅持才能完成它。

4. 讓孩子們渴望意義、追求希望

人類天生都有追求意義、尋找價值的天性。

往往我們會覺得這些孩子們怎麼都沒什麼鬥志,對什麼事都可有可無的。其實他們只是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如何尋找一個想要做的目標而已。

既然你們不知道,我就把比賽以及一定要獲勝這件事情,明白清楚地擺在他們眼前。

告訴他們不只是老師自己非常在乎,也要讓他們在乎。

每次在跟他們聊天的時候、為訓練過程做討論的時候,就不斷地灌輸他們那個堅持的信念,用根本像是洗腦的方式重複播放,為了怕他們反而覺得很煩,請要為他們做出目標分析、共同討論與規劃,然後陪著他們一起切實地執行,陪著他們一起追求希望。

5. 告訴他們,不為自己所以才能強大

孩子們在家裡都是寶貝、都是爸媽的心頭肉。

習慣自我為尊的他們步入學校後,馬上就要轉變身段跟大家分享又共享的,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事。所謂的團隊合作有時候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之下而不得不做的事。

因此,我們不選擇個人主義的單項競賽作為跑步訓練的目標,而是鎖定在班級大隊接力的項目上。

總共二十個棒次的接力賽,不可能只靠一個明星、一個英雄就能獲勝。除了整個團隊所有選手的速度都要提升,每一個棒次的交棒、給棒過程,更是最為關鍵的部份。

告訴孩子們,當你準備要從隊友手上接過棒子,請一定要信任他,不要往後看、專心做起跑與助跑的動作,相信他一定能把棒子穩穩地放在你的手心上。

如果你是要把棒子往前交給隊友的人,也要一直告訴自己,不擔心他助跑的速度太快了,我一定追得到,我也一定會把接力棒用力地交到他的手中。

因為全心地信任你的隊友,才會形成一個強大的團隊。

如果你是老師或是家長,你們還可以這樣做

1. 成為孩子的榜樣

「老師!你叫我們練這些東西,你自己會做嗎?」

五花八門且各具難度的訓練課表內容,做著做著總是會有學生反過來質疑我,覺得我只是一個站在操場旁邊罵人、自己卻做不到的老師。

因此,不只是我一定有能力完成我寫出來的訓練課表,我甚至可以比孩子們多練好幾倍的份量。

為了鼓勵他們追求比賽的卓越,我自己跑馬拉松比賽也不能一直爛爛的,我也要拿出努力與成績的證明給他們看。

因為這樣,他們才能發現這個老師其實跟我們一樣平凡,但是卻也不甘於平凡。

當然,你不一定要跑得比孩子快、跑得比孩子久,但是你可以透過其他的事情、透過你的專長項目,展現你對於它的熱情與堅持,讓你的孩子知道,你也願意努力而不是只會空談著其實自己也做不到的堅持。

2. 幫他們安排課外活動,對他們做出嚴格的要求卻不試圖控制他們

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們,其實最不缺乏的就是為他們安排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了。

常常我們會因為各種理由,或是只是自己覺得這很重要,就讓孩子早早地接觸許多的才藝。

我們會陷入除了學業之外,明明只是興趣的探索與培養,卻還是把它搞得很無趣的循環之中。

就算只是學才藝,一但進入練習再練習的階段,難免也會讓孩子覺得枯燥或是挫折。當孩子表示他好辛苦或是想要放棄的念頭,不少父母親會用
「反正再堅持一下,他們也許就會有興趣了!」或是「不試試看,他們怎麼知道他們會不會有興趣呢?」的理由,繼續押著孩子繼續去做其實並不快樂的課外活動。

我認為,對於他們探索興趣的整個過程,可以抱持著嚴格的態度,但卻別有控制的心態。

不要懼怕孩子們轉換或是放棄,試著分辨他們只是不願意堅持、刻意地不合作,還是其實有更適合他們的發展方向。

明確地告知他們,我會絕對尊重你的選擇,但是首先我希望你先努力地去嘗試看看。等過了一陣子之後,如果你還是覺得自己不適合,我們也絕對會支持你換一個項目再試試看。

但是,你必須向孩子強調,一旦確認了自己的決定,他們就要為之負起責任,他們必須按照自己立下的約定,堅持去做好自己的選擇。

3. 困難任務規定,培養一個有恆毅力的組織文化

與你的學生或是你的孩子一起,共同訂下一件值得挑戰又有點困難的任務,同時也別忘了幫自己也選擇一個。

大人小孩的挑戰目標不見得一定要相同,共通點是你得要跟著孩子一起做,在規定的期間完成自己那部份的責任。

過程之中你們都要保持熱情並且堅持達成挑戰,等完成之後後再一起挑選下一個目標。

讓你們的生活中充滿對於未知的好奇心,並且一直有勇於克服未知的能量。在你的班級或是家庭之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其他的藉口,都要完成自己的事,讓它成為你們之中的文化。

恆毅力不是唯一,但是它可以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成份

人的性格可以被分為三個面向:「意志」、「人際」與「智慧」

恆毅力主要著重在意志培養的部份。

當然啦,對於人際關係的應對、自我情緒的管理,或是對於追求智慧的好奇心與熱情,在養成一個完善的人格上也都是不可忽略的部份。

我認為這三個面向不只是缺一不可,其實它們更是相輔相成的。

透過團隊訓練的互動過程,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

讓他們體會合作過程中與他人的相處之道,成為一個可以溝通、願意為別人著想的成熟個體。

在對於共同追求的希望充滿熱情之後,再找尋更高層次的成長,願意去鑽研他所選定的項目,不只是增加了具體的知識,更可能增長了面對不同專業領域的智慧。

在教育圈中,我有幸認識了許多具有恆毅力的伙伴。

他們所追求的願景各自雖有不同,但是他們的共通點都是熱情而且總是義無反顧的。

遇見挫折也許難免,但他們展現出來的堅持與不服輸更令人感佩。

在馬拉松與鐵人的賽場上,我同樣看見了多真心喜歡這個運動、也為了這個運動而無比投入的朋友們。

他們不見得是最優秀頂尖的選手,卻也總是在熱情的趨使之下,誠實且忠實進行訓練,不做保留地在比賽時展現成果,只是一個想要達成心中目標的理念,就足以讓他們一堅持就是好久好久。

我以恆毅力持有著跑者之心,我也以跑者之心看待著恆毅力。

最後的這篇長文終於寫完了(呼~)我願以這本讀起來有點奇怪的跑步書 ,不只與你一起分享我一些微不足道的心導,也希望你同樣因此能找到那個值得讓你與你的孩子一起一直做的,那件很棒的事。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4-4 與傷病共處的修煉,以及面對放棄抉擇的勇氣

其實我的膝蓋狀況並不好,應該說是有點爛。

還是小胖的那個時期,我也曾經有想要找個運動來強個身健個國的。我選了羽毛球,因為電視上面看到的辣個跳殺就是帥,簡直就是最適合我了這樣。

一開始打羽毛球,當然也是拿著拍子就亂打一通啊。被電久了以後覺得這樣實在不行,所以索性拜託一位強到不要不要的同事當教練,從基礎開始學起。

基礎的其中一個部份是截擊跟挑球放球,練習的時候必須要在球網前面,來回做左右的大跨步跟墊步。墊啊墊的,膝蓋因為負荷不了胖子的急停所造成的負荷,練個幾次之後就爆炸了就爆炸了就爆炸了…


走路變慢也就算了,爬樓梯就是要人命。

狀況最糟的時候,要爬到位於四樓的電腦教室,得花掉我十分鐘的時間。如果遇到學校給我排個第一節、第三節這樣的課表(常有的事),中間的空堂要嘛回去關心他們,不然至少也得趁機把聯絡簿改一改,是很重要的時間。

偏偏我上課的教室跟班級的教室又分別位於兩棟不互相連接的大樓,每個U字型的移動都要用掉我半個小時啊超想哭。

所以一開始選擇以跑步作為主要減肥運動項目的時候,我自己也是覺得怕怕的。(還好在還沒跑多久,膝蓋來不及爆開之前,我的腳踝就受不了先腫了,這就叫逃過一劫?)

為了分散膝蓋所受到的跑步落地衝擊,所以我花了不少力氣,問人、看書、上網查資料,然後嘗試調整出正確的跑姿,也特別用像是深蹲這樣的額外運動去強化大腿的肌力。原本就有點粗的股四頭肌又變得更粗了,雖然全身的視覺比例上變得有點怪怪,但是為了膝蓋的安全,我還是樂意接受的啦。

天真地以為這樣就沒問題,以後就可以放膽地用力跑了啊,然後我就會一直變強一直變強一直變強…

才怪,跑久了之後,身體開始累積了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

一下子筋膜沾粘、一下子足底筋膜炎、一下子屁股梨狀肌發炎、一下子連背都痛了起來,就連腳指甲也因為選鞋失誤弄成了黑色的後來就掉下來了。

明明運動的目的是要追求健康的呀,怎麼老是搞得自己不舒服,是在幹嘛啦?

好吧,那我決定了,以後都不要動好了,保證沒有讓它們痛起來的機會!

賀啊,接下來等著的就是身體的退化而已。尤其是年紀逐漸邁入中年階段,那個體能下降的速度實在是令人震驚啊!(像是呷霸就愛睏、動不動就流目油、喝水就會胖喝飲料胖更快的症頭,真的是越來越明顯,歲月不饒人喔救命啊~)

因此,我也變得更加注重跑步前的熱身,還有跑步後的收操與舒緩。


年輕的孩子們,恢復能力比我們好得多,上面這兩件事總是想直接跳過,不然就是做得意興闌珊的。

有空去看看他們上體育課的樣子,老師沒有特別在一旁要求的話,那個1234、2234做起來比早上在公園的阿公阿媽們還沒力啊!(不對,阿公阿媽超有活力的,而且每天都有準時去,超自律超令人佩服!)

我也很少看見孩子們運動完會乖乖做個收操的。

一些拉伸肌肉筋膜的動作做起來又彆扭又不帥,曾經親自示範幾個給他們看,還惹來底下竊竊私語還吃吃笑的反應,完全沒把老師說這很重要的話聽進去。仗著自己年紀小嘛就不收操也不會痠痛受傷,哼,我討厭你們!

泡熱水或是按摩放鬆肌肉這種蘇湖又有用的事,更是有點年紀的人才會很認真想要做的,你看看有些游泳池裡面的SPA區就好了,會在那裡用水柱沖身體還一臉享受的,大概是幾歲人。(小朋友早就都跑去溜滑梯打水仗吃泡麵了)

不久前我獲邀去主講一個研習,談如何利用自行車訓練台與及虛擬軟體來進行體能的鍛練。

在台上口沫橫飛加親身示範,底下的老師們都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其實也是似懂非懂的,沒能快速地就融入這個美好的訓練世界。但是就在我提到有個叫做震動按摩槍的好東西時,大家眼睛馬上就亮了起來,然後竟然就在現場開起團購來了。

現在想想,沒有事先找廠商合作業配真是太可惜……

只是,你知道的,就算做再多的預防與準備,還是難以完全避免運動傷害的纏身。

一個已經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遇到受傷然後被醫生強迫休息的時候,心裡一定會覺得有點失落跟不習慣。時間有時候短則一兩個禮拜,長一點搞不好就要好幾個月,而且等你休完了,肌肉的強度又回復到以前沒練的狀況,整個養傷再恢復的過程,對這些過動兒來說實在是一種身心靈的三重折磨。

所以,常常就有人會耐不住性子,一覺得好像已經有好一點,就急著要換上鞋子出門去跑步,然後這裡痛那裡痛的,回家以後再被老婆念一頓。

運動傷害的另外一個呈現方式,是發生在比賽的時候。

就像剛剛那個又跑出去偷練的人,明明就還沒有完全恢復,堅持一定要去跑比賽也就罷了,一開跑又給我全開。原本靜靜蟄伏的疼痛可能會在無預警的時候,用更為兇猛的力道整個突然湧上來,可能會把你直接擊落,讓你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窘境。

其實也沒辦法退啦,除非你主動表示棄賽,然後請主辦幫忙弄一台車來戴你回去會場(俗稱的被回收),不然想要回到終點就只能繼續往前跑而已。

我曾經因為覺得這一場的報名費好貴喔好可惜喔,所以撐著小腿筋膜的疼痛,硬是撐完全程馬拉松的後半段21公里,結果就是換來三個月的禁跑休養期。



我曾經因為答應了做跑團的配速員,要帶著大家跑進目標的時間。前面都還挺輕鬆愉快的,但是到了剩下最後五公里的時候,腳踝的舊傷卻無預警地發作,那抽痛的程度是要叫我趕快停下來的。為了莫名的責任感,我找另一個配速員鬥嘴互罵轉移注意力,咬著牙再嘗試把腳步跨出去。雖然最後還是順利完成配速任務,但是卻讓那個踝傷從隱性變成了顯性,從有時候會偷偷痛一下而已,變成了以後只要稍微加點速跑,就會出來痛給大家看。

當然,我也曾經因為不想讓腳上的傷勢惡化,而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那場比賽。我拔掉身上的號碼布看著一個又一個的跑者從身旁經過,自己卻只能坐在人行道上等待被回收,完賽獎牌跟伴手禮都拿不到就算了,為了這個賽事所花的報名費、交通跟住宿費也罷了,最難受的其實是那個不甘心的感覺,心裡頭會很酸、很酸。

一個規律的、有目標的跑者願意在那個當下選擇棄賽,代表他真的很有勇氣。而這個勇氣卻不容易擁有。

你看看他們。

刮風下雨也要跑,

前一天沒睡飽也要跑,

只要有時間的話就一定出去跑,

一回神過來,什麼啦!他還在跑喔!

為了一場比賽,他已經吃下了為期好幾個月、半年甚至整整一年的訓練課表。

那段慘無人道的日子、每個禮拜至少要跑六天的日子、那個間歇那個T配速的日子,還有那個死沒人性在旁邊一直喊慢了慢了的教練陰魂不散跟著你的日子,再怎麼痛苦再怎麼想哭,都已經執行完畢了。

都已經到了這個節骨眼了,你要我因為這一點痛,就不去把賽事給跑完,不讓我做個驗收直接就要我宣布下課?

我已經跑到剩下十公里,再怎麼不舒服,撐一下啊不就是一次晨跑的距離而已嗎,我真的不想要在這個時候說要放棄。

你要我先把傷養好,再鼓起勇氣跟力氣再重新吃一輪課表,然後再等半年一年後,下個比賽再回來試試看,拜託喔麥鬧了啦!

於是,雖然雙手一攤說算了吧很容易,卻有眾多的跑者們寧願冒著讓傷勢更嚴重的風險,也要這樣繼續跑下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之類的俗語我當然懂,但是我想真的會聽進去的人又有多少?

照理來說,寫到這裡應該是要提供大家一個解法的,應該要利用這個篇幅,給出一個可以叫那些跑步痴漢不要再這樣的強力說辭。

可惜我沒有,因為,這整個過程是一個修煉,而我,也還在練習當中。


長跑是個鍛練心性的好運動,跟傷痛找到一個和平共處的方式是一個課題,願意做出放棄的勇氣,則是對跑者心魔的挑戰,這兩件事與如何做好訓練都是一樣的重要。

我一直相信世上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在它們之中還有好大一塊空間,其中一定有一個適合你的平衡點存在著。只要在尋找的過程,再多一點耐心就好。

當你發現位置好像不太對,好像有一點怪怪的,先做點微調,然後再試一次看看,直到發現它為止。

如果你發現這次的選擇根本就落在了錯誤的方位,也沒關係呀,一定會再有讓你選擇的機會,這次再更謹慎一點就好了。

一位跑者可以為了長跑的練習,投入這麼多的時間與精力;

一位跑者可以為了訓練的效果,在操場像個小倉鼠一樣不厭其煩地一直繞圈;

一位跑者可以為了提升自己的速度,用一回合又一回合的間歇跑來搞死自己;

既然一位跑者已經認知到,就算形態不同,但是傷病是一定會存在的這件事,他難道就不能拿出與堅持練跑相同的心態,一邊讓自己前進著、一邊擁有暫時退後的能力嗎?

訓練這麼苦,你都可以了,只是這點小事,我相信你也一定做得到。

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4-3 令人覺得厚氣氣氣氣的陪練日

第二次帶著班上的孩子,嘗試去跑縣賽與全國賽的計畫,都還來不及處理完內憂與外患(詳見前一章),在一個學期都還沒過完欸,就被快速地終止了。

這些孩子的體能素質平均看起來並不突出,就連一個可以當做樣版的明星選手都找不出來。就算我們已經比別班提早兩三個月就開始練習,他們進步的幅度仍然趕不及校內的選拔賽,輸了一段不小的差距,眼睜睜地看著代表權從眼前溜走。

贏得出賽權的班級當然會是開心的,而且既然要出去為校爭光,就算他們的導師不見得熱愛跑步也不知道怎麼跑步,還是要帶著他們做一些準備的,這個就叫負責任。

於是,他們的導師找上了我。他希望我能協助,幫忙提供一些方法給學生,可以帶著他們練那就真的太好了。

我這個人是這樣啦,一整個就是個很好講話的人。雖然對象不是自己的班,又是打敗我們的敵軍,但是啊,既然想要為學校爭光的目標是一樣的,而且又有機會可以幫得上一點忙,又為什麼不呢?

我就是個樂於分享的好人,真的。

而且,不只是我親自出馬,我還把班上的孩子帶著一起去,陪他們練。


第一名的班級,幾乎全班的孩子總是保持一個精力過剩的狀態,上課的時候也沒一刻消停過。(任課老師紛紛表示可不可以閉嘴一下下不要再講話了,後面跑來跑去的同學可不可以小聲一點,前面有一個同學剛剛打球應該是太累睡著了,這樣會吵到他啦……)

上體育課的時候也是,一放出去就是一群猛虎出閘,只要是靠體力的表現就從來沒令人擔心過的一群人。

什麼,只是跑個大隊接力還要特別去做什麼訓練,有那個需要嗎?(挖鼻孔)

除了每一個派出來的選手都跑得飛快之外,我們班練了很久還是沒什麼默契可言的接棒,為什麼人家輕輕鬆鬆地就可以行雲流水一般完成?令人羨慕嫉妒恨啊,偷偷跑去問他們的導師,卻只得到雙手一攤我也不知道是腫麼了的回應。

嗯,人家小時候一定都有運動習慣,所以才打下良好的基礎,然後啊那個運動的天份想必也是很高的,我們學習人家的優點就對了!

「優點呢?快幫忙想啊喂!」

等到兩個班第一次一起站上跑道準備開練的時候,一股無言的感覺直接梗在我的喉頭,差點沒被噎死。

用漫不經心這四個字來形容當下的情形,還不足以完整描述我的震驚與不解。

當然也不是什麼穿著拖鞋就出現,或是一邊吃雞排一邊跑步的場面啦,但是他們全班有將近一半的人穿戴整套制服(領結也沒忘了配戴還真是好孩子),根本沒換上體育服裝就這樣來做訓練了是怎樣?


「我們竟然輸給這種隊伍…」

班上的孩子們生氣了,眼看著就要拂袖走人。花了好大的力氣把大家拉到一邊好說歹說的,好不容易才說服他們把今天的課表練完。就算心裡還是有一點疙瘩在,孩子們其實還是表現得很有風度,還是默默地陪著做完了今天的訓練。

除了服裝的差異,這兩個班級,一個是準時集合、認真熱身,另一個則是姍姍來遲、左顧右盼。看起來挺像代表隊的其實是來陪練的,另一個好像是來看熱鬧的卻才是真正的冠軍隊伍。

你一定有遇過那種同學,段考前一屁股跌坐在你旁邊、抱著頭重重地嘆氣跟你說:

「慘了啦!我昨天都沒念書…」

然後考100分。

那就像是跑者界永遠不會消失的詐騙集團一樣:

「我最近腳痛,都沒練。」

然後第一名上凸台。


說實在的,看到今天這種情形,就像自己遇到詐騙一樣。如果我自己就是來陪練的學生,心裡面的髒話一定會滿天飛舞、抓都抓不完。

我們練得這麼認真,為什麼還會輸給這種人,我不甘心!

「明明前一兩個月也沒有很認真好嗎?醒醒…」

啊,不可以這樣澆他們冷水,安捏有夠母湯。

好啦,至少距離比賽前的幾個禮拜,練習狀況看起來是有好一點。

但是這樣想好了,你們覺得這樣的努力就夠了嗎?你認為努力了這段時間就一定會有收穫嗎?

我好想考贏那個討厭鬼喔,所以我決定每天都坐在書桌前面至少五個小時。所以下次段考你就一定會勝過那個說他每天只念半個小時而已的那個人嗎?天下就是有這麼多令人扼腕的事,集合全台灣的所有學生,腦袋裡面那些永遠都沒辦法幹掉誰誰誰的怨念,一定是團有夠恐怖的能量體。

想達到學習的成就,包含了基礎、練習與天份三大部份。基礎的培養與訓練的進行這兩個部份都需要時間去做,累積了足夠的資本以後,才能將身上天生的才能做出效益最大化的一個動作。

而且,我們還得承認,你所做的一切努力不會總是能夠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更何況,其實你自己並沒有百分之百盡力呢?你的認真真的是你以為的那種認真嗎?

回想一下那個訓練的當下,是不是有過覺得好累喔或是快被間歇給整死的時候呢?當時的你有沒有偷偷放慢一點點速度,或是並沒有如老師所要求的每一趟都用盡全力衝刺?

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我自己也是會有被惰性給擊敗的經驗,而且其實還不少。我也會因為天氣不好、因為前一天太累,或是給自己找足一百個藉口,讓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說服自己,在今天的訓練中稍微輕鬆一下下。

允許自己偷懶的次數多了,也就是說我其實沒辦法拍胸脯保證,自己每次的訓練都有百分之百地努力,當然,下一場的比賽也就不敢百分之百地保證我一定會虎虎生風、大破PB,跑輸那個誰誰誰,也是剛好而已。

還有,與對手競爭勝負,不是簡單的數學加減法,誰的訓練時間多不代表誰就一定會贏。努力的程度無法被確實地量化,更沒辦法直接拿去換算實際成果的多少。

唯一可以讓我們掌握到的,只有跟自己比較的那個部份而已。

我常說長跑運動是一個自己跟自己的競賽,當我跨出起點,就是要贏過之前的自己。所有的訓練、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我比以前還要更棒。

如果只有執著在與別的選手分出勝負,可能就有人會說,反正我再怎麼努力都沒用啦,永遠都有人比我快,那還練什麼鬼,不如算了吧回家吃鹹酥雞比較實在啦。

競賽就是一定要分出勝負的。如果人人都只想要當第一,其他的名次都是垃報,只要沒有拿冠軍的機會那就不想練了,我想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非常無聊。

像是跑馬拉松啊,全部都給你們非洲來的黑人跑就好了咩,我練一輩子也是只有被你們海放的份而已。但是你有看到其他國家的選手因此就放棄或是退出馬拉松界嗎?沒有嘛~(自問自答)


除了跟對手分勝負,你可能也要跟自己人分勝負。如果你參加的是團隊性質的運動項目,隊伍裡一定會同時存在著正選與備選的兩種隊員(傳說中的坐板凳)。如果總是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有點弱,總是比不上正選也永遠也升不上正選,每次參加練習就一直用自己只是來「陪練」的心態來應付了事,連一絲爭取機會的鬥志都沒有,那要死不活的樣子不只教練不喜歡,連說服其他隊員要相信你的機會也都沒有,當然你想當正選的事情也永遠不會有成真的機會。

既然已經落後了別人,訓練時就更應該反過來付出更多的努力。就算最後的結局不會百分之百盡如人意,至少我們做到的是「無愧於心」。我已經do my best了,我不會直到半夜時分還在懊悔,要是以前還來得及的時候,我可以再多做一點什麼也許就一樣了。

為什麼只想留下遺憾,只因為你失去了挑戰的勇氣,或是其實你根本沒去嘗試?

令人慶幸的是,在孩子們快速且短暫地發洩完情緒後,除了眼睛紅紅的之外,他們好像有那麼一點不一樣欸。

那個說起來其實有點虛無漂渺的鬥志,竟然在這個時候被點燃了。除了對這些還在挖鼻孔的代表隊不服氣之外,他們終於主動地想要再努力一次看看。這次的目標不只是出去比個縣賽或是全國賽這麼簡單,他們要先打敗眼前這支還在狀況外的代表隊,然後帶著無上的爽感與成就感出門去,下次,昂首踏步的一定是我們,記得穿體育的我們啦!

只是,接下來還是要看著他們還是毫無意外的被那個班慘電數次,在訓練的時候他們也比人家還要快被弄爆。實力還暫時跟不上鬥志,除了搖頭苦笑之外,我這個導師應該是要過去安慰一下他們、發揮一下功能的時候了。

都還沒開口呢,孩子們自己就講了:

「我們知道沒那麼快啦,但是他們給我等著瞧嘿,明年,我們班一定會至少跑贏整整一圈操場的啦!」

喔喔,其實你們還滿可愛的嘛!雖然這個願望又一口氣許得有點太過頭了,但是看他們眼睛裡頭那真誠的眼神,還有那不用點瓦斯就自燃的熊熊怒火,我抓抓頭,知道這一次我說什麼都是慢了,讓這個氣氛繼續發酵下去就好了,這比我親自點燃還有效果欸。


從被強迫的不知為何而戰,變成好啊大家就來試試看。原來陪練也可以陪出這種意外的收穫,真是太值得了!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4-2 學習需要的是基礎,不是速成

在訓練篇章裡面,其實有個很經典的長跑練習方法一直都沒有提到。絕對不是我忘記了,而是我想留到這裡再來談。

LSD,Long Slow Distance的縮寫,中文稱為「長距離的慢速跑」。

它指的是用輕鬆的、速度比較慢的程度(也就是先前提過的有氧區間E配速,可以邊跑邊聊天的負荷),然後跑一個比平時練習還要長的距離。


通常會這樣建議,跑者在參加一個長跑的比賽之前,最好至少先跑過幾次的LSD。

半馬的LSD練習大約在12到15公里之間,全馬則是24~30公里。

LSD練習的效益,除了跟輕鬆跑的練習一樣,可以提升身體的基礎體能與耐力外,主要是可以讓你習慣在長時間、長距離下持續一直跑一直跑的感覺。

這樣,等到真正下去跑比賽的時候,不只身體能適應那個負荷,心裡也會比較有底,就不會覺得那麼不安與害怕了。

不過很可惜的,好像有許多跑者並不這麼注重LSD的訓練。因為LSD實在太花時間、速度太慢又太無聊了。

看看那些菁英跑者在跑間歇、跑速度的時候,全身充滿了力與美,那種奮力奔馳如風的模樣,讓我們在旁邊看了都覺得心生嚮往之,又不禁令人羨慕嫉妒恨。

相對之下,LSD的過程又緩慢又冗長,不快又不帥,在旁邊看一定會想要睡覺。如果像我一樣沒什麼朋友,更是令人容易想一想就打消念頭寧願回家打電動算了。

大部份的人平時工作都夠忙碌的,每天能夠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來練跑就已經很不易了。一次LSD下來動輒要用掉兩到三個小時,大概只能在周末特別安排,否則到底哪來的那麼多時間我實在想不透啊是都不用睡覺逆。

但是,LSD卻有實施的必要性。

我看過不少平常跑起來還挺快挺威的跑友,平時的練習也是虎虎生風的,卻因為缺少了LSD的訓練,總是會在全程馬拉松的賽事遭遇挫敗。

前面一半喔啦喔啦喔啦我好快我生猛。

後面一半喔雪喔雪喔雪我好像快死掉了。




LSD是長跑運動的重要基礎,而打基礎也是學習任何事情的必要過程,如果想要再追求卓越,更不會有速成的方式。

來舉個兩個例子,第一個好像跟跑步不太相干,但是我硬要寫怎麼樣咧。(任性)

學校曾經在某個學期,選了差不多的時間舉辦兩項重要的全年級活動。一個是藝文性質的「班級英文歌曲歌唱比賽」、另一個是體育性質的「班級大隊接力比賽」

兩個比賽的登場時間被安排在同一個禮拜之內。雖然一準備下去一定會很累,但是老師嘛,你也知道的,其實他們也都很好配合,為了帶著學生取得好成績,大家莫不使出渾身解數,想盡辦法挪出零碎的時間忙忙碌碌地展開了練習。

以英文歌曲比賽來說,在還沒練之前,總是要先把歌選好吧。像我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師,通常會希望學生選擇容易表現的曲目。

平常英語課看他們念課文的模樣就已經有點恐怖了,還要把英語能力提升到唱歌的層次,這個不更小心地選擇不行啊。最好是慢慢的抒情歌、而且歌詞一定要簡單,我覺得選兒歌完全是很可以的事。

偏偏學生們才不是這樣想的,他們總是對唱歌帶跳舞的表演有著莫名的憧憬。(人人都有偶像夢)

他們絕對不會跟我們這些老人有同樣的看法。他們所中意的歌一定要有流行成份,最好輕快、有趣還可以加上跳舞甚至有各種樂器的伴奏,這樣上台以後才炫炮才精彩才不老土…

只是,要把歌詞背起來是問題,還要把它唱得好聽有時候也得看天份,更何況還得加上記舞步、把舞跳得整齊又好看。最後可別忘了,你們哪有那麼多時間練?

所以最後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每次在比賽時展現出來的效果,跟他們在youtube看到的MV總是不太一樣(其實就是差很多的意思),在台下幫他們錄影記錄的我也會想乾脆把鏡頭關掉免得以後看了傷心…


想學好一種外語的訣竅是這樣的,通常我們會先學會講那個語言的髒話…啊不對,先學會唱那個語言的歌曲。

在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我也是用學唱英文歌的方式來培養英文能力的。(高大上)只是想學一首歌得一邊聽旋律、一邊查單字、一邊再跟著唱,在真的讓嘴巴哼出來的是歌之前,要準備很久很久。那個過程就像是一個步調緩慢且乏味的LSD時間。

是啦,也有人唱起英文歌來是哼哼哈哈像不像三分樣就好了。當然只有唱給自己開心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你想參加的是真正的歌唱比賽可能就不太行,對吧?

要當同學之間的偶像,不會唱歌沒關係,沒有顏值也還有辦法,還可以用運動來造成吸睛的效果。

大家都很忙,沒時間看你一圈一圈跑個不停,有張力的項目就是最好的選擇。像是人人愛人人帥的籃球就是大眾化的選擇之一。另外每次運動會的大隊接力比賽,也一直都是最壓軸、最吸睛的項目。

隨著一棒傳遞下一棒的過程、快與慢的競逐,場邊觀戰學生們的情緒也隨之不斷地起伏。比賽之後,贏的班級大聲狂吼慶祝、輸的低頭不語眼眶含淚。

辣個熱血!辣個青春!你怎麼可以不愛大隊接力!!

(原來我減肥前就已經滿會跑的了,你看看那曼妙的身材!那輕快的跑姿!)

平時只有籃球場才有耍帥的男孩們,揮灑著彷佛用不完的精力。跑道嘛,就只有在體育課的時候,才會看到被老師壓迫著跑個幾圈當熱身運動的學生,平常會出現在上頭的,大概就是我們這些跑步瘋子,還有清晨及黃昏的散步阿北、阿姨而已。

但是,在運動會前的一兩週,操場突然就會變得熱鬧無比。好多班級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操場,捉對進行接力的模擬賽。

雖然也就是個模擬而已,但孩子們也是很在乎的。所有的選手都不會願意在這個時候丟臉,每個人都使出了洪荒之力來跑。就算老師一直跟他們強調這就只是個練習而已,孩子們還是非常看重每一場次的勝負。

嗯,好啊,會在乎是好事,為了要有好成績,平時的操場應該也就會湧現練跑的人潮吧?

很可惜的,並沒有喔。

孩子們在乎的那短短幾分鐘就過去、曇花一現的競賽演出,只想仗著運動的天賦,卻總是刻意忽略了在想要跑出速度之前,應該要先有的跑步基礎培養。

基礎會被忽略,就像LSD一樣,除了耗時甚久之外,整個過程沒有激情也不會精彩。最麻煩的是你投入了時間與努力,卻不容易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久而久之就會讓人失去耐心,然後選擇比較輕鬆的那條路去走。(比如說躺下來追劇或是滑手機,之類的)

其實,學習的過程也就是這樣,大部份的時間我們都在進行看似無趣、重覆、機械性的練習,無法具體地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變厲害了,不像打電可以看到經驗值一直累積之後聽到叮的一聲就知道自己升級了。


像是想要學英文,就有大量的單字等著你背;學數學的四則運算加減乘除,老師也有大量的練習題印好等你;想要增進國文能力,看課本是絕對不夠的,大量的閱讀千萬不可少。

不喜歡念書?OK啊,跑步要跑得好,做事要做得棒,道理都是相通的,連追男/女朋友也是這樣的喔

如果你還是學生,請你一定要記得,別以為一點點的努力就能輕易地換來巨大的成功。所有的努力過程都是在槌打你身下的地基,一次一次地讓它更為堅實,在你的腳下支持你不會被擊倒。

如果你是家長,千萬不要相信輕易地就能幫孩子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徑或是存在著什麼速成的偏方,也不要認為孩子能夠只靠著一個人、說了一句話、做了一件事就能讓他立刻脫胎換骨。孩子的進步可能很難察覺,但是那些微小的進步,都是未來通往成功的墊腳石。

如果你是老師,請你在學習的路上陪著孩子。在那漫長又艱辛的過程之中,如果能多一個人陪伴他,就像與他一起跑步,也許是陪他們說說話平緩情緒,也許是在他跑到昏頭轉向的時候幫他數著步頻、注意呼吸與跑姿。也許你還可以化身成一位配速員,在前面帶著跑,他們只要跟著你的節奏前進就好,在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過去了、里程也跑完了。

學習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能累積多少,就看你擁有多少LSD精神了。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4-1 以身作則,告訴孩子沒什麼不可能

好奇怪,現在的國中生真的是很不一樣的一群生物。

明明以前我當學生的時候,都很尊敬老師的。(應該啦)為什麼我遇到的孩子總是喜歡挑戰老師,以擊敗老師、欣賞老師認輸的模樣為樂?

雖然說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出於藍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然後前浪屎於沙灘上,當然看到學生比我們還要強,是件很棒也令當老師的會很有成就感的事。

但是看到他們還沒有真的棒棒的時候就急著想反過來弄你,有時候真的令人蠻煩的。

曾經在跑操場的時候遇到一群男生,從旁邊觀察著我跑啊跑的,感覺也沒有跑得很快,然後他們全部跑到我後面跟旁邊,美其名是陪老師運動,看看我什麼時候會被他們弄爆或是自己弄爆自己。


一開始的他們還邊嘻笑著邊跑。但是第一圈之後怎麼少了兩個人,第二圈之後又少了兩個人,才十圈而已,後面已經沒有人了。

每公里4分半分鐘的速度,可以默默地弄死一個沒在練的人。

長跑沒辦法贏我,有孩子對我下了100公尺短跑的挑戰狀。

年紀好歹也是他們的三倍多,哪有人這樣對待一個中年男子的啦!

「不然你可以挑戰我一百次,我們來比10000公尺好不好?」

咦?怎麼跑掉了,我已經準備好要熱身了欸…

當然,我也是有被打趴過的啦。

很久以前,班上一個很不喜歡我的小女生,就用羽毛球拍狠狠地教訓過我。

原來小學就是羽球校隊啊,面對我這個協調性不好又胖胖的跑不動的人,當我被長短球交替的打法給弄死,趴在地上棄械投降的時候,只見她用鼻孔哼了一聲,本來就沒想要聽從我這個弱弱導師的話,日後更是打從心底不想理我了啊。

因為那個時候的我,沒有做到任何一件事情足以讓她心服。

提筆(其實是鍵盤)至今,雖然我一直在說跑步有多好又有多好,但其實我並沒打算也沒辦法想像,將會有多少老師因為這樣就決定以後也要帶學生都去操場報到。

我很害怕會有這種場景的出現。大太陽底下,老師在場邊下達指令、指揮著孩子揮汗跑步,一邊說著「跑起來」或是「努力啊」,但是自己卻坐在操場旁邊,甚至是撐著一把陽傘。

「因為我怕會曬黑。」




真的沒在開玩笑。曾經在某個學校的操場練習時,正好遇到他們的放學時間。可能是取代處罰或是強迫孩子要運動,跑道上一口氣湧進了一兩百位學生。

大家或走或跑的,他們接收到的指令應該至少要跑個五圈吧。

操場的邊邊大概站了五、六個老師,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塊板子,應該是用來記錄完成圈數的。無一例外的,他們都盡責地對著孩子呼喝著,要求他們不可以用走喔的一定要認真且確實地完成啊。

但是,沒有一個老師下去一起跑。

我一邊在人陣之中穿梭、殺出一條血路的時候,不禁胡思亂想了起來。扣掉那些認命跑步的人,我不知道那些走路組的孩子心裡感覺是怎麼樣的。

我覺得啊,要是我已經跑不動了卻看到陽傘下的老師還一直嫌我慢,心裡一定會冒出一句:

「啊不然你來…」

或是

「這麼會嘴,你不知道很熱嗎…」

之類的。

(對不起我就是個叛逆又難相處的學生)

我多麼希望每個老師對於自己提出的要求都能以身作則,如此一來要讓孩子們服氣,真的不難。

試想,你希望孩子養成大量閱讀的好習慣,自己卻從來不看書,在學校安排晨讀的時候你坐在桌子前猛改作業,改到一半還記得把頭抬起來叫大家要乖乖地念喔,是不是有哪裡怪怪的?

你希望孩子吃午餐的時候不可以挑食或不吃或亂吃,然後自己用減肥當作理由不吃其實只是今天的菜色你不喜歡,甚至下午還偷吃雞排被發現,那你要如何說服他們把你的話當一回事?


如果我沒能拿出每個月累積的跑量記錄,怎麼說服孩子要持續且規律地練習?

如果我沒嘗試透過辛苦的訓練,在賽事中拿到好成績回來給他們看,怎麼說服孩子我們要用掉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來去抱個冠軍盃回來?

但是請別誤會,沒有要你一定得一去陪跑就十公里或四分速然後搞死全場的人,也並不是想要你馬上上網去挑報一場馬拉松然後得名次拿獎牌才行。

但是,你可以做到的是讓孩子們看見,雖然老師弱弱的,但是至少老師很努力,而且,我會陪你們一起。

老師看起來就不是個運動咖,跑起來也是要死要死的,但是他也努力爬完三圈操場了,我應該沒有比他弱吧。

老師自己也揮汗如雨,粧都花掉了,我只是多流一點汗就抱怨,好像哪裡怪怪的。

如果你像我一樣曾經很弱,但是願意像我一樣讓孩子們看到你真心想要奮起的模樣,接下來要做個會被聽進去的精神勉勵,就不會是件難事。


而且,當然的,並不只是跑步而已。

每個人的興趣或專長不同,我心中最美的風景,就是每個班級的導師都有一個特色,是非常非常特別的那種,然後由導師帶著學生一起做,毅然決然地。

為了要持續地做下去,還有一個關鍵。

與孩子們共同訂定一個合理的、只要努力去爭取就能夠達成的目標。

曾經這樣在某次段考的前一天,我請班上的孩子給自己訂個目標,然後寫在聯絡簿上給我看。

照理來說,這些平常一派樂天、自信心爆表的猴子們,應該全都會給我寫個全班第一、校排前十或是平均98分之類的吧?

剛好相反,大部份的孩子竟然是保守且小心翼翼的,跌破我的眼鏡。(我的高度數眼鏡很貴,有點心疼)有的人說他至少每一科都及格就好;也有平常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希望至少有班排二十名以上(欸,全班也才30個人);甚至有人寫,能考怎樣無所謂,反正早就不抱什麼期望(人生好難的概念)

「困難的事,才有挑戰的價值。」後來我是這樣對他們說的。

身為一個資深電玩宅,以下就用打電動來舉例。(宅爆)

我們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會隨著進程逐漸變得越來越強大。一開始面對的敵人也許難以攻破(血厚攻擊力強),但是隨著步調前進,當然我們熟練了操作、提升了等級或是拾得了更好的裝備,打敗敵人的難度就會開始下降。


然後玩家不會繼續滿足於攻略這些已經變得弱小的敵人,而是進一步踏入更有挑戰性的區域,然後面對新的強敵,設法再讓自己變強。

這才是電玩遊戲的醍醐味,藉由面對適當的難度關卡,只要努力過就可以角色成長到足以通過挑戰,然後從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學習或跑步,跟打怪其實也差不多,都是在挑戰中不斷進步的過程。

我期許班上的孩子們,要勇敢地踏出舒適圈。

別讓他們總是不去碰撞也不去做嘗試。

配合他們個別的狀況,分別給予適度但不過度的壓力(不可能剛開始踏出新手村就面對大BOSS吧,要給他們練功的機會啊),在一次一次的挑戰之中,才能激發出他們的鬥志以及潛能。

請相信孩子,也絕對要相信他們可以做得到。

他們難免會遭遇挫折的,這個時候如果告訴他:

「做不到,就算了吧!」

這樣子就太可惜了!

我們可以陪著孩子療傷,一起了解先前失敗的原因,再鼓勵他努力再嘗試一遍,去克服原本做不到的事。跨過了一個門檻,再帶著他尋找下一個挑戰的目標,一次又一次、一關又一關地,陪伴他們一直變強。

這是學習任何事情的基本精神,我相信你會懂,但是希望你可以陪著他們把它弄種。

但願我們都能帶著孩子們,讓他們能夠勇敢、堅毅,面對不可能,然後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不可能。

就算有輸過、也不要怕。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3-8 一個信念,一個理由,一份堅持再加上一步叫做「勇氣」的腳印

氣氛逐漸朝向不太妙的方向發展中。

同儕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尤其是聽同學的話比聽老師爸媽的話更快的青春期,旁邊的人要把你拖歪,那速度有時候真的很快,等到我們隱約察覺的時候其實已經來不及阻止了。

積極投訴早上跑步hen不好的那位家長,他的孩子在訓練的時候也開始不肯跑起來了。

大大方方的走路,臉上帶著一絲笑意。

有一兩個跑得比較慢、氣喘噓噓的同學見狀,覺得他這樣好像也滿爽的啊那我是在累個鬼喔,然後就停了下來跟著他一起走。

大大方方的,他們臉上都帶著一絲笑意。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說你們不想跑乾脆去坐在操場旁邊等好了,他們很可能搞不清楚其實老師是在反串的,真的開開心心地休息去了,如果誤會再大一點,回去再找爸媽給老師扣上一個歧視學生的大帽子,那就真的完蛋。

認真又認命在跑的孩子不是沒有,但是試圖把跑步訓練團變成晨間散步團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年底的全校運動會很快就要到了,它同樣也是選拔明年代表參加全縣班級大隊接力賽隊伍的時間。但是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內憂,還有外患。

不知道怎麼了,其他的班級不只知道我們固定進行著訓練,還直接把我們當成最大的敵人。(直接跳過假想敵階段)每次在走廊或是在操場上遇見了,那個空氣之凝重啊,有點可怕。

就在我快要束手無策、準備宣布放棄的時候,收到了一封親筆信,來自於剛畢業那一班的學姐。

她是一位很特別的女孩。她總是照單全收著我的要求,不管什麼訓練內容都會使盡洪荒之力跑完,然後,虛脫乏力。

跑步訓練結束後,她總是會臉色扭曲。如果不小心遇到緊接著又要做全校的集會,她會小聲問我,可不可去保健室休息,不然她一定會在隊伍中昏倒。

國中三年級,是他們最後一次的校內運動會,這位女孩被我安排代表班上參加100公尺的比賽。在站上起跑線時,她用手扶著側腹,說她其實很不舒服。我告訴她,千萬不要勉強參賽,但她仍然堅持要把它跑完。

槍聲響起,她彷彿忘了那不舒服的感覺,還是以飛快的步伐奪下了冠軍。然後她淡定地回到班上的位置,嘴唇泛白,好像放下心頭的一顆巨石,才願意放心地休息,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



除了跑步,她總是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被交付的任務,她總是很獨立又很堅強。在學習上當然也會遭遇挫折,就像是跑跑跳跳的遊戲過程難免也有跌倒的時候,但她總是在我還來不及去攙扶她之前,就已經站起來了,明明還很痛,但是卻跟你說我沒事了不用擔心。

常常為她覺得心疼,卻又感覺怎麼一直幫不上什麼實際的忙。

她給自己的期許很高,但又並非好高騖遠。她在三年之間慢慢地用自己的步調在前進著,走過了種種的挫折與考驗,總算是踏過第一志願的門檻。

就算如此,但她還是擔心著自己能否適應那菁英環伺的環境。後來,她收拾好了情緒,還是像以前一樣,咬著牙、義無反顧地出發了。

在關心她的高一生活時,也聊到了我帶著這一班新生跑步所遇到的一些不順利的狀況。當時我提到,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請她藉由一個過來人的經驗,給學弟妹們一些鼓勵?

過了幾天,這封親筆信就寄到了我的手上。

====================================

親愛的國一新生:

我不知該以何種方式說明我對跑步的熱愛,所以想了很久,最後打算用一封信告訴你們。

謝宗翔老師是給我三年很大啟發的人,不僅養成了跑步的習慣,並教導我們一些道理,如果不是他,我國中生活肯定乏味無比,像個書呆子一樣只會讀書再讀書最後還是書,覺得這樣好嗎?到了國三,你大可有時間去體會,之後高中或高職,更是連跑個步都難。

要知道跟以後比起來,跑個十圈一點都不難,心裡不願跑才是難的原因。自己不改,心境不改,就算不是跑步,可能連走路都覺得累吧?

你們可能會認為早自習的時間沒了,但早自習不過三十分鐘,如果要看書、小說、漫畫或是補眠,其實可調到晚上。一次三十分鐘的跑步換身體的健康和早上的精神。現在建立好體力,之後的日子對你們很有幫助。在身形方面,有人增高七、八公分,有人減了五公斤;在讀書方面,老師上課時通常不容易睡覺,且思維較清晰。

如果感覺跑步時身體疲憊,想一想,是否昨晚熬夜還是吃了油炸食物?如果不是,是否途中一直說一些負面的話呢?其實,可以轉移注意力,帶個英文小紙,邊跑邊背哦!

跑步很簡單,一個信念,一個理由,一份堅持再加上一步叫做「勇氣」的腳印。覺得累是正常的,可沒有流汗的跑步就不算「跑步」。

希望你們明白並珍惜這一段時光,我們這屆學會一個「團結」的力量,所以不希望這活動在你們便停止。學弟、妹,請繼續下去跑,到了國三,絕無跑步的時間了,讀書固然重要,但運動同樣重要的啊!

不單到國三,即便現在畢業了,想到班上那三年參加的比賽:中小學大隊接力和大腳ㄚ盃馬拉松,和運動會一年五班兩次得到第一名,心中就滿滿的感動,全是滿足呀!

充滿回憶的那三年,有大部份都是跑步,如果沒有…我想大概都是國、英、數吧?

「放棄有許許多多的理由,堅持只需一個就行。」

====================================



帶著大家讀完這封信,氣氛又以奇妙又微妙的方式朝著另一個方向改變了。同一世代的人,溝通連接的順暢度果然還是高了一籌啊。(代溝咩,我知道啦)

可惜的是,雖然試圖再一次奮起,終究還是慢了一些。我們這次沒能在校內取得優勝,直接被拒於縣賽之外。

雖然在半年之後,我因為獲邀加入了「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不得不提前交出導師的棒子。但是在這段期間,我們也終於找到了一個與跑步和平共處的方式,我們還是用跑步為這段懵懂又矛盾的國中生涯,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離開他們之前,我在班上的臉書社團,正式地向這群令人頭大的孩子告別。

「一年多來,班上的狀況很多,曾經可以放在腦中懷念的片段,好像漸漸地被淡忘了,曾經想要追求的目標,也漸漸被忽視了。在學習的歷程中,你們會遇到許多不同風格的老師,原本我希望各位能夠耐住性子,縱然可能不習慣、也許可能不適應,但是都應該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一定可以適應。

只是很可惜的,部份的同學在面對不順利時,選擇了劇烈的反抗方式,就算我試圖維持規矩的公正,也常有覺得無力之處。班級的氣氛逐漸出現了化學變化,卻不是朝向好的一處走。導師的責任重大,我無法輕易無視各位違背了學校的規定,只能一而再地扳起臉孔,要求大家做好學生該做好的所有事。

無論現在各位是否願意配合,這學年終究是要結束的,在來不及將大家拉回正軌之前,我就必須先走一步,將導師的責任交棒給楊老師。

楊老師細心且認真,只是中途接到新的班級,一定會有很大的壓力。在這裡我要拜託大家,把以前不夠好的自己全部丟開,用全新的心態好好配合玓瑧老師,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學生一點都不難、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希望經過一個暑假過後、再見面之時,可以看到你們重新綻放的天真與活力,大家加油!再見!」

這些孩子,常常很不乖、愛開我玩笑又亂取綽號,跑步不好好跑、生活習慣也很差,每次訓話都沒認真在聽。一年後、兩年後,斷斷續續地聽著他們的消息,還是一直令人煩惱跟擔心。


跑步這件事情到底為他們的國中生活刻下什麼樣的印記?

是不肯放棄的信念,還是擇善固執的勇氣?

目前我不得而知,只能等待他們回來找我聊起,由他們親口告訴我了吧。

踏步、落地成風的故事在這個地方要劃下怎麼好像沒結束的句點,但我相信它將會以另一種方式陪伴著我、陪伴著我的孩子們,時而在耳邊輕拂,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一絲再堅持一下下的力量。

我想,這樣就夠了吧。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3-8 需要時間方能感受風之吹拂的孩子們

原來當導師的感覺這麼棒啊…

含著眼淚送走了這一班的學生,因為前三年的經驗感受實在太好,所以我沒有讓自己休息一下的打算,又再次接下了新的一班、新一屆的孩子。

既然帶學生跑步有夠開心的,那就這一輪就再來一次吧,一定也會很愉快的!(單純)

第一次跟他們見面的那天,我說了跟三年前一模一樣的話:

「未來的三年,對我們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跑步!!」

一樣看到他們心裡充滿疑問,同樣用一片死寂來回應我。

「哼哼…這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啊!」

我真的天真到不行,以為自己很有經驗了,只要如法炮製一下之前的策略,事情就會照著我的打算繼續發展。

結果開學才不到一個月而已,家長的炮火已經從四面八方射過來了。

「一大早就流汗,身體濕答答的怎麼上課!」

「這樣會沒時間吃早餐!」

「把我孩子累得半死,你是要他一整天都在教室睡覺嗎!」


我忘記孩子還太小,可能不知道如何打理自己的狀況了啦。所以我請他們每次跑步都一定要帶一條毛巾來擦汗汗,也破天荒地允許跑步的時候可以換上自己的衣服服,這樣在訓練結束後就能夠乾乾爽爽的回去上課課喔,啾咪~

家長日的時候,我把所有說跑步對學習對身體有益的文章,加上之前在親子天下的網路專欄上刊登的作品,印成一本本的說明要給大家看。

超有誠意的,但是沒有用。

繼續拿著炮管對著你的家長說,學校就有體育課了啊,為什麼還要額外再叫他的孩子運動?是在丟搞逆?(好啦,最後一句是我自己加的)

俗話說得好,想要加強說話的力道,只有自己講是沒有用的,還要援引數據、論文或是法條才會有力道。

好的,那我們來看看「國民體育法第六條」

各機關及各級學校應依有關法令規定,配合國家體育政策,切實推動體育活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並應安排學生在校期間,除體育課程時數外,每日參與體育活動之時間,每週應達一百五十分鐘以上。

我們的教育部體育署也早已正式推行,從102學年度的下學期開始,在高級中等以下的學校都要配合一個叫做「SH150方案」的東西了。



「S代表Sports,H代表Health,為培育學生運動知能,激發學生運動動機與興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奠定終身參與身體活動的能力與態度,本署依據國民體育法第6條之規定,推動『學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方案』。藉由法規的修正,明訂學生在校期間應安排學生在校,除體育課程時數外,每日參與體育活動之時間,每週應達150分鐘以上…」

幫大家劃個重點,根據規定,高中以下的學生每個禮拜除了體育課之外,在學校五天的上課期間,運動時間平均每天要達到30分鐘以上才可以欸。

因為也才剛開始練習而已嘛,他們每個禮拜只有三天的早自習會跑步,每次才跑兩圈操場共800公尺(待遇跟學長姐們是一模一樣的,完全沒有偏心也沒有偷偷加料)。扣除掉熱身,每次真正的運動時間才不到10分鐘,加總計算一下連規定的五分之一都還不到。

這樣子會太多嗎?我是不是搞錯什麼了?

其實,不用特別寫文章說明,每個人明明都知道運動很重要。

透過長期累積、循序漸進的練習,可以打下紮實的體能基礎;

透過參加比賽,因為有明確的目標,可以激發孩子的鬥志;

透過施以適當強度的訓練內容,可以發揮出他們意想不到的潛能;

透過參與團隊的訓練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協調、合作與互相理解的精神;

透過長期在信念上的潛移默化,可以讓孩子們知道堅持的可貴…


只是孩子們不會一開始就懂,必須靠我們這些大人引導他們。讓時間持續地推進,他們才會去慢慢地體會,這是需要時間的,好嗎?

孩子們其實很單純(跟我一樣),也許一開始不太能理解老師到底想幹嘛,但是也不至於直接就要完全抗拒,頂多只是在覺得辛苦的時候小小抱怨一下而已。

其實他們也是一直在偷偷地睜大著眼睛,看看你們這些老師跟大人,到底想要幹嘛?我們的一舉一動究竟是要展現什麼事給他們?還是想要告訴他們什麼東西?

有人曾經苦口婆心地提醒過我,要注意那些體能並不是太好的孩子,不要用同一個標準來訓練,然後操死全部的人。

是啊,曾經也是運動白痴的我,怎麼會忘記被人家遠遠拋下,跑得要死不活連一點成就感都沒有的這件事呢。

所以在訓練進程的初期,以超低強度安排的練習內容,會由我親自帶著全班同學一起進行,厲害的人也不可以給我跑太快,我唯一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可以完成。

但是,跑步給人家的感覺,還是很無聊的。大多數孩子不可能馬上就喜歡上,體能落後的孩子就算有跟上大家的腳步,還是難免視之為畏途。

這個時候如果只是用虛無飄渺的團隊精神來逼迫他們參與練習,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所以我認為大人們的立場才是關鍵,我們應該要讓孩子了解到:

「個別差異並非特立於團體之外」


在所有的團隊裡面,永遠都不會存在全體一致的可能。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還是在任何一個群聚的地方,只要有人,就一定有差異。(民主社會的可貴啊)

並不是要所有的人都得屈就團隊的規則不可,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找出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後去適應這個團隊的生態。而領導者呢,能做的則是指引他們去找到這個空間。

對於訓練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的個別體能差異,老師要做出的指引,是讓每位孩子都能從你身上得到尊重。

就算你現在慢了一點、落後了一點,你也不是多餘的、不是可以被剔除的。

無論如何,老師都會想盡辦法陪著你一起進步,老師絕對相信你有一天可以跟上大家。只要你願意,我就陪你一起練。

有些正值叛逆期的孩子,還是會藉由故意不配合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特別。

好啦,我知道真正遇到了還是會ㄉㄨˇ…氣的,但是想想青春期的自己,其實他們正在邁入成熟個性的摸索階段,其實他們很茫然,有些人甚至已經好幾十歲了都還在茫。

如果我們堅持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配合團隊的練習要求,也就是明確地告訴他們:

「你的特殊,並非來自於對於規則的反抗,願意嘗試去融入,更能表示出你與眾不同的成熟。」

既然每個人在未來都會面對與不同團體的磨合問題,在國中階段就有這個機會,去知道該如何在團體中保有著個別差異,卻也能同時融入團體,這是多麼難得的學習機會啊,為什麼要輕易地錯過呢。

我知道,爸爸媽媽總是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啊。光是煩惱學業問題(考試考不好)或是生活瑣事(房間太亂手機滑整天)就已經夠煩的了,還這麼倒楣遇到我這種偏執狂老師,根本就是來搞事的。

孩子遇到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困難怎麼辦?解決掉製造麻煩的人嗎,不是吧?怕流汗不舒服就教他帶毛巾換衣服,怕穿短褲運動完坐在操場旁邊會被蚊子叮然後過敏就教他攜帶藥品啊。麻煩事絕對避免不完的,為什麼我們不訓練孩子如何處理。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噓寒問暖、呵護備至,但總有一天他們要學習長大。身為父母親能做的,就是信任與支持而已。



另外,我也反過來告訴孩子們,唉唷,家長會擔心你們也是正常的啦,你看像我都四十歲了還不是一直被爸媽說幼稚。(然後耳朵蓋起來完全不想聽)

與其遇到事就撒嬌耍賴,你應該要讓他們知道,現在該是我要學著長大的時候了。

爸、媽,我知道你們關心我,但是希望你們也能相信我,不就是一點小事嘛!我能克服的,我一定會做給你們看!(必要的時候來個擊掌之類的也美麥)

在接到家長的投訴之後,心裡頭難免還是會有失落的感覺。對於理念的堅持是一回事,面對阻力要一直保持正念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一樣用誠懇又認真的態度跟全班的孩子做溝通,也還是會在聯絡簿看見令人覺得暖暖的回饋。

有個小女生用稍顯稚嫩的筆跡這樣寫:

「謝謝老師帶我們運動,現在跑兩圈操場我 已經不會覺得喘、也不會累了!」

孩子們正在慢慢體會著,因為累積而逐漸進步的喜悅。這個進程只能耐心等待, 卻不容易馬上就能夠有收穫。

決定帶著孩子跑步的這幾年,來自於四面八方的不理解、耳語甚至是攻擊,一直都存在著,也沒有真正消失過。其實我真的可以因為遇到那些阻力,然後就收起對跑步的執著,放過自己也過孩子。

但是,我不想讓他們以為,老師也是一個輕易就放棄的人,明明是對的事卻因為害怕耳語就退縮。

我不願意讓孩子們認為,以後你們也可以像老師一樣,做個半途而廢的人!

曾經有位朋友在臉書上為我下過這樣的眉批:

「什麼叫驕傲,能走自己的路還能昂首闊步,這就是驕傲!」

我擁有跑者魂,我還在對的路上堅持前行,我也想讓我的孩子們都能擁有這樣的信條。孩子們,如果你們願意,讓老師陪著你們一起驕傲,不畏風雨、抬頭前行,顆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