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3-8 需要時間方能感受風之吹拂的孩子們

原來當導師的感覺這麼棒啊…

含著眼淚送走了這一班的學生,因為前三年的經驗感受實在太好,所以我沒有讓自己休息一下的打算,又再次接下了新的一班、新一屆的孩子。

既然帶學生跑步有夠開心的,那就這一輪就再來一次吧,一定也會很愉快的!(單純)

第一次跟他們見面的那天,我說了跟三年前一模一樣的話:

「未來的三年,對我們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跑步!!」

一樣看到他們心裡充滿疑問,同樣用一片死寂來回應我。

「哼哼…這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啊!」

我真的天真到不行,以為自己很有經驗了,只要如法炮製一下之前的策略,事情就會照著我的打算繼續發展。

結果開學才不到一個月而已,家長的炮火已經從四面八方射過來了。

「一大早就流汗,身體濕答答的怎麼上課!」

「這樣會沒時間吃早餐!」

「把我孩子累得半死,你是要他一整天都在教室睡覺嗎!」


我忘記孩子還太小,可能不知道如何打理自己的狀況了啦。所以我請他們每次跑步都一定要帶一條毛巾來擦汗汗,也破天荒地允許跑步的時候可以換上自己的衣服服,這樣在訓練結束後就能夠乾乾爽爽的回去上課課喔,啾咪~

家長日的時候,我把所有說跑步對學習對身體有益的文章,加上之前在親子天下的網路專欄上刊登的作品,印成一本本的說明要給大家看。

超有誠意的,但是沒有用。

繼續拿著炮管對著你的家長說,學校就有體育課了啊,為什麼還要額外再叫他的孩子運動?是在丟搞逆?(好啦,最後一句是我自己加的)

俗話說得好,想要加強說話的力道,只有自己講是沒有用的,還要援引數據、論文或是法條才會有力道。

好的,那我們來看看「國民體育法第六條」

各機關及各級學校應依有關法令規定,配合國家體育政策,切實推動體育活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並應安排學生在校期間,除體育課程時數外,每日參與體育活動之時間,每週應達一百五十分鐘以上。

我們的教育部體育署也早已正式推行,從102學年度的下學期開始,在高級中等以下的學校都要配合一個叫做「SH150方案」的東西了。



「S代表Sports,H代表Health,為培育學生運動知能,激發學生運動動機與興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奠定終身參與身體活動的能力與態度,本署依據國民體育法第6條之規定,推動『學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方案』。藉由法規的修正,明訂學生在校期間應安排學生在校,除體育課程時數外,每日參與體育活動之時間,每週應達150分鐘以上…」

幫大家劃個重點,根據規定,高中以下的學生每個禮拜除了體育課之外,在學校五天的上課期間,運動時間平均每天要達到30分鐘以上才可以欸。

因為也才剛開始練習而已嘛,他們每個禮拜只有三天的早自習會跑步,每次才跑兩圈操場共800公尺(待遇跟學長姐們是一模一樣的,完全沒有偏心也沒有偷偷加料)。扣除掉熱身,每次真正的運動時間才不到10分鐘,加總計算一下連規定的五分之一都還不到。

這樣子會太多嗎?我是不是搞錯什麼了?

其實,不用特別寫文章說明,每個人明明都知道運動很重要。

透過長期累積、循序漸進的練習,可以打下紮實的體能基礎;

透過參加比賽,因為有明確的目標,可以激發孩子的鬥志;

透過施以適當強度的訓練內容,可以發揮出他們意想不到的潛能;

透過參與團隊的訓練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協調、合作與互相理解的精神;

透過長期在信念上的潛移默化,可以讓孩子們知道堅持的可貴…


只是孩子們不會一開始就懂,必須靠我們這些大人引導他們。讓時間持續地推進,他們才會去慢慢地體會,這是需要時間的,好嗎?

孩子們其實很單純(跟我一樣),也許一開始不太能理解老師到底想幹嘛,但是也不至於直接就要完全抗拒,頂多只是在覺得辛苦的時候小小抱怨一下而已。

其實他們也是一直在偷偷地睜大著眼睛,看看你們這些老師跟大人,到底想要幹嘛?我們的一舉一動究竟是要展現什麼事給他們?還是想要告訴他們什麼東西?

有人曾經苦口婆心地提醒過我,要注意那些體能並不是太好的孩子,不要用同一個標準來訓練,然後操死全部的人。

是啊,曾經也是運動白痴的我,怎麼會忘記被人家遠遠拋下,跑得要死不活連一點成就感都沒有的這件事呢。

所以在訓練進程的初期,以超低強度安排的練習內容,會由我親自帶著全班同學一起進行,厲害的人也不可以給我跑太快,我唯一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可以完成。

但是,跑步給人家的感覺,還是很無聊的。大多數孩子不可能馬上就喜歡上,體能落後的孩子就算有跟上大家的腳步,還是難免視之為畏途。

這個時候如果只是用虛無飄渺的團隊精神來逼迫他們參與練習,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所以我認為大人們的立場才是關鍵,我們應該要讓孩子了解到:

「個別差異並非特立於團體之外」


在所有的團隊裡面,永遠都不會存在全體一致的可能。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還是在任何一個群聚的地方,只要有人,就一定有差異。(民主社會的可貴啊)

並不是要所有的人都得屈就團隊的規則不可,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找出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後去適應這個團隊的生態。而領導者呢,能做的則是指引他們去找到這個空間。

對於訓練過程中一定會出現的個別體能差異,老師要做出的指引,是讓每位孩子都能從你身上得到尊重。

就算你現在慢了一點、落後了一點,你也不是多餘的、不是可以被剔除的。

無論如何,老師都會想盡辦法陪著你一起進步,老師絕對相信你有一天可以跟上大家。只要你願意,我就陪你一起練。

有些正值叛逆期的孩子,還是會藉由故意不配合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特別。

好啦,我知道真正遇到了還是會ㄉㄨˇ…氣的,但是想想青春期的自己,其實他們正在邁入成熟個性的摸索階段,其實他們很茫然,有些人甚至已經好幾十歲了都還在茫。

如果我們堅持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配合團隊的練習要求,也就是明確地告訴他們:

「你的特殊,並非來自於對於規則的反抗,願意嘗試去融入,更能表示出你與眾不同的成熟。」

既然每個人在未來都會面對與不同團體的磨合問題,在國中階段就有這個機會,去知道該如何在團體中保有著個別差異,卻也能同時融入團體,這是多麼難得的學習機會啊,為什麼要輕易地錯過呢。

我知道,爸爸媽媽總是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啊。光是煩惱學業問題(考試考不好)或是生活瑣事(房間太亂手機滑整天)就已經夠煩的了,還這麼倒楣遇到我這種偏執狂老師,根本就是來搞事的。

孩子遇到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困難怎麼辦?解決掉製造麻煩的人嗎,不是吧?怕流汗不舒服就教他帶毛巾換衣服,怕穿短褲運動完坐在操場旁邊會被蚊子叮然後過敏就教他攜帶藥品啊。麻煩事絕對避免不完的,為什麼我們不訓練孩子如何處理。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噓寒問暖、呵護備至,但總有一天他們要學習長大。身為父母親能做的,就是信任與支持而已。



另外,我也反過來告訴孩子們,唉唷,家長會擔心你們也是正常的啦,你看像我都四十歲了還不是一直被爸媽說幼稚。(然後耳朵蓋起來完全不想聽)

與其遇到事就撒嬌耍賴,你應該要讓他們知道,現在該是我要學著長大的時候了。

爸、媽,我知道你們關心我,但是希望你們也能相信我,不就是一點小事嘛!我能克服的,我一定會做給你們看!(必要的時候來個擊掌之類的也美麥)

在接到家長的投訴之後,心裡頭難免還是會有失落的感覺。對於理念的堅持是一回事,面對阻力要一直保持正念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一樣用誠懇又認真的態度跟全班的孩子做溝通,也還是會在聯絡簿看見令人覺得暖暖的回饋。

有個小女生用稍顯稚嫩的筆跡這樣寫:

「謝謝老師帶我們運動,現在跑兩圈操場我 已經不會覺得喘、也不會累了!」

孩子們正在慢慢體會著,因為累積而逐漸進步的喜悅。這個進程只能耐心等待, 卻不容易馬上就能夠有收穫。

決定帶著孩子跑步的這幾年,來自於四面八方的不理解、耳語甚至是攻擊,一直都存在著,也沒有真正消失過。其實我真的可以因為遇到那些阻力,然後就收起對跑步的執著,放過自己也過孩子。

但是,我不想讓他們以為,老師也是一個輕易就放棄的人,明明是對的事卻因為害怕耳語就退縮。

我不願意讓孩子們認為,以後你們也可以像老師一樣,做個半途而廢的人!

曾經有位朋友在臉書上為我下過這樣的眉批:

「什麼叫驕傲,能走自己的路還能昂首闊步,這就是驕傲!」

我擁有跑者魂,我還在對的路上堅持前行,我也想讓我的孩子們都能擁有這樣的信條。孩子們,如果你們願意,讓老師陪著你們一起驕傲,不畏風雨、抬頭前行,顆以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